您的当前位置:首页 > 知识 > nba直播12345 正文
时间:2025-07-07 00:57:29 来源:网络整理 编辑:知识
急中生智网-
央视网消息:高考成绩能查了,高考志愿填报也近了。志愿转专填报志愿,填报怎样才更科学?新专今年都有哪些新专业可以选择?专业越新就越应该报考吗?当高校转专业的门槛越来越低,究竟是业有业容易出于怎样的考虑?而对于学生来说,无论是高考nba直播12345现在选专业,还是志愿转专未来转专业,心里那杆秤,填报最该衡量的新专又是什么?
新专业到底好不好?该不该报?有哪些共性的特点?
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储朝晖:首先我们要了解新专业的特征:
第一个,是业有业容易国家重大项目和相关建设需求的专业。
第二个,高考是志愿转专新技术AI发展与相关的一些专业。
第三个,填报是新专24看球吧社会服务业,包括养老服务,业有业容易还有这些相关的需求,有这种市场需求它新设的一些专业。
从这个角度来说,学生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适合的专业。我的建议是不要简单地去追新,新的29个专业在800多个专业当中,占的实际上是一个小比例。绝大多数考生没有必要报新专业,只有你自己有这种优势潜能,跟新的专业方向能够匹配的时候,你才去考虑,或者说需要考虑这些新专业;如果不匹配,24看球直播网那么我建议就不要去追这个新。
同一个专业名称在不同学校的理念、师资不同,如何结合学校、城市特色选择?
储朝晖:在报志愿所有的选项当中,所有因素当中,对于考生来说最重要的是自己的优势潜能,要了解自己的优势潜能在哪个方向。把自己的优势潜能和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,这两个集合起来,然后同时要考虑相对长远的社会发展需求,而不是简单当下的或者明天的。因为你过后还在报考大学以后,还要有三四十年的职业生涯,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考虑,每一个考生报志愿的时候一定要看得长远一点。
转专业的大门越开越大是出于什么考虑,实际效果怎么样?
储朝晖:主要还是供求关系决定的。所谓供求关系,比方讲在教育部没有发这个文之前,我们中国科技大学是完全放开转专业的,其他少数高校也是这样。现在进入大学上学的学生数量,跟大学资源的供求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,很多高校有这个资源,能够让学生转专业,这是第一个讲供求关系。
第二,现在从高中进入大学的学生,对自己真正的兴趣爱好,真正的优势潜能知道的太少。他可能进入大学后,才发现我进的专业不是自己想学的,有这个需求。
我认为这两个需求是促进转专业这个门越开越大的主要原因。
学生可能会先选学校,进去再转专业,如何看待这种情况?
储朝晖:这种有侥幸心理的学生或者家长,可能现实当中有,但是这会遇到一些问题,比方说,新高考是分学科组,根据你选课组的排名、分数的排名来录取,然后还有现在“专业+高校”这种报志愿的方式,事实上这个专业在很多高校都可以报志愿,现在可以报九十几个、一百多个,在这一轮筛选中,如果你有这样的想法,那事实上也是不可能实现的。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,仅仅想报一个好学校,然后再转专业,这个想法实现的可能性相对比较低,所以考生也不要有过多的想法。
大三转专业,学习的时间被压缩,未来专业能力会不会受到质疑?
储朝晖:从高校角度来说,给学生更多的选择机会,我认为这个是一个很好的现象。从学生角度来说,如果是你真正感兴趣的,你就会在很短时间学会,这个是一个基本的现象,如果是不感兴趣的,你可能花了很长时间也学不会。对于考生来说,我认为是要做出这样一个选择,就是到底哪个是你最感兴趣的,然后你如果是在大一、大二都没有选择成功的时候,你在大三做跨学科选择的时候,就要把握好跨度,你不能跨得太多,尽可能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能跨多少跨多少,因为后面涉及一个能不能毕业的问题。
在心仪的专业和好找工作的专业之间,该怎么选?
储朝晖:这就是外在和内在的关系,外在可能某个方向找工作很容易,如果你觉得这个方向,跟自己兴趣爱好是一致的,那就没有问题。我觉得有个基本原理,如果是你在自己有优势的方向,那么你在这一个行业排队,永远是排在前面;如果你在自己没有优势的方向,即便是很热门的、很简单的,你也是排在这个队伍的后面,你依然是得不到优势。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,我认为主要的要服从自己内在的东西。
哥伦比亚驻华商务参赞:中国是值得信赖的贸易伙伴2025-07-07 00:39
全球首艘首航成功!“氨晖号”解锁多项关键核心技术2025-07-07 00:24
一起去找“夜生活” 花样新“夜”态点燃夏日文旅新引擎2025-07-07 00:18
60秒看新疆立体交通2025-07-07 00:04
【小新的Vlog】跟着老外解锁23℃的“中国氧都”,吸氧式避暑有多爽?2025-07-06 23:48
在“地质博物馆”里智能掘进(工匠绝活·我在重大工程一线)2025-07-06 23:33
温度丨集合,带上菜刀?村民道出实情:为抗洪救灾人员做饭2025-07-06 23:17
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丨抗日英烈蒋志英:铁血骁将誓守海门2025-07-06 23:12
40℃以上天气频现 最近为啥这么热?2025-07-06 22:33
《新媒体传播研究》创刊号发行仪式在山西太原举办2025-07-06 22:17
新时代,我在中国丨美国老师艾瑞克:在中国,我找到了自己的“节奏”2025-07-07 00:56
减了会议,多了调研(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·一线见闻)2025-07-07 00:47
一线调研丨行业大咖变身高校导师 开拓学生就业、企业晋升新赛道2025-07-07 00:32
俄罗斯媒体:鲁班工坊成为中俄职业教育交流的重要平台2025-07-07 00:31
重点工程建设“加速跑” 铁路网不断织密带动区域经济迸发新活力2025-07-06 23:51
【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】坚持问题导向 推动学习教育走深走实2025-07-06 23:46
【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】坚持问题导向 推动学习教育走深走实2025-07-06 23:27
花样新“夜”态活跃“夏日经济” 特色文旅点燃消费市场新活力2025-07-06 23:09
服务消费迎新利好 释放哪些重要信息?2025-07-06 23:07
【文化中国行】山东嘉祥武氏祠:石刻上的华夏文明2025-07-06 22:48